教学督导断想

发布时间:2010-12-27作者: 来源:中国教育报
■浙江丽水学院 徐龙年优秀教师上课,总是精神饱满地站在讲台上,或娓娓道来,循循善诱,步步深入;或辅以课件,图文并茂,令人耳目一新。面对当今信息时代的大学生,若不引进最新的学术成果,不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,只会机械地念教材、读课件,想收到理想的效果是绝对不可能的。由此可见,要想上好一堂课,教师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心血!衡量教师上课的质量,不能凭教师具有怎样的学位和职称,也不能凭教师课讲得多么有条理,时间掌握得如何准确等等,最主要的要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,是否真有收获和提高。众所周知,教学过程原本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。其实,教师上课的效果全都写在学生们的脸上:学生专心致志,全神贯注,这样的课就是成功的;若学生大面积不听,我认为绝不能简单地责怪学生,授课教师应该负主要责任。教师上课,应力求做到难易适中。高明的教师,善于化难为易:艰深的理论经过他们的演绎,如春风化雨,涓涓滴滴滋润着学生的心田;另有一些教师,却喜欢把很容易讲明白的事理,颠来倒去地说得谁都听不懂,以显其不凡,我看是掩其浅陋。当然,讲课也并非越浅越好。有位古典文学教师在给中文系学生授课时,还要将“永州之野产异蛇,黑质而白章”、“陈胜者,阳城人也”之类的句子逐字翻译成现代汉语,怎能叫学生不生厌?不久前听一位年轻教师的课,只见他手捏一支粉笔,一边漫不经心地讲,一边在黑板上歪歪斜斜地涂涂改改,所写之字与幼儿园小孩写的并无二致。诚然,谁也没有规定大学教师非要写一手好字不可,但是,把字写得横平竖直、易于辨认,似乎不算苛求。为此,我们建议教师在键盘上码字的间隙,每天能否花少量时间,认真规范地写写汉字,久而久之,既可适当提高书写水平,又可怡情悦性,何乐而不为?有的教师上课时,要么低头读教案,要么仰头背教案,眼睛唯独不肯多看学生一眼。当向他提出要加强与学生交流、注重启发诱导时,他却不屑地说:“只要学生能记下我讲课的要点,课后背熟,考研时能派上用场,其他一切都是可有可无的。”显然,他把学生考研当作教学的终极目标了。不引导学生自求得之,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;只知一味地灌输,学生势必变成被动接纳知识的“两脚书橱”。这样的人即使考研胜出,到头来还不是书呆子一个?每学期都有许多年轻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,但是,他们上课前往往只在教案的撰写、课件的制作等方面下功夫,而忽视了研究如何启发诱导,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我向来认为,只有能让学生较快地高尚、聪明起来才是教师的真本事。大量实践证明,要让学生较快地高尚、聪明起来,除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启发诱导外,别无良方。当然,具备责任心和钻研精神是前提,失去了它,是绝对不可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诱导的。尽管优秀教师相互之间特长不同,风格迥异,但有几点是全然相同的。首先,他们无论是课前的准备还是课上的驾驭,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热情。其次,他们自始至终都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位置,时刻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着想。有位教授每逢给新一届学生授课之初,都叫学生记住亚里士多德的名言: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!”他坦诚宣称:“谁要是能有理有据地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观点,我马上给他加分。”由于他的课十分注重引导学生探索求知,所以历来深受学生欢迎。教师上课受欢迎的程度,未必与教龄的长短成正比。有的教师年纪轻轻就教得很好,有的却一直到退休也还不会教。对大多数教学效果暂时尚不甚理想的教师而言,只要虚心地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,随时总结,知难而进,想必都能逐渐掌握教学的个中要领。而对极个别教学效果很差却又自我感觉良好的教师,应该给他们击一猛掌,让其惊醒:误人子弟绝非儿戏!